1.大學教育的本質和目的是什么
目前大學的概念,是指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在中國古代,類似于大學的高等教育機構是指聚集在特定地點整理、研究和傳播高深領域知識的機構。在一定意義上,“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
孔子的弟子,曾參所著的《大學》中,把大學之道列為三個方面,即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并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這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
其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明明德是指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
新民是指讓人們革舊圖新。
止于至善是指要達到最好的境界。
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
格物、致知是指窮究事物的原理來獲得知識。
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
修身就是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
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
治國、平天下是談治理國家的事。
可見,大學的本質,從高校角度就是傳播知識,從學生角度就是獲得知識,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而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才能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而后把知識運用到管理好家庭、家族、治理國家,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這,恐怕是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
2.高等教育的目的應包括哪些
目前,高等教育的目的出現了一些偏差。一是高等教育的過度職業化傾向。謀求職業的動機有很大的缺點,因為它使人相信:每種學位都有取得與資歷相當的職業的權利。結果,那些找不到與其資歷相當的工作的畢業生就感到自己是受騙了,他們寧愿失業,也不愿從事那種名聲較低的技能,因為這會降低自己的身份。中國的高等教育目前也正在遭遇這種尷尬境地: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下,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急速地擴大高等教
tob_id_3427
育的規模;另一方面,社會又難以提供足夠數量的就業崗位和暢通的就業途徑,求學與就業的矛盾變得十分突出。這時,人們變得心浮氣躁,接受高等教育不是為了全面提高自身的素養,而只是為了求得一份穩定、體面的職業,高等教育矮化為職業培訓教育、就業準備教育,大學變得日益世俗。 二是高等教育過于功利化。過于頻繁的各種評審、評優與評獎;過于量化的各種指標評價體系等。這些帶有較強行政主導色彩和功利的做法催生了學術浮躁和急功近利,既不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更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 總言之,我國的高等教育必須把培養人作為自身的最高目的,立足于提高人的整體素質,樹立全面的人才觀,引導受教育者全面發展,以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德智體美多方面發展的,具有創造性的個性和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
3.當今大學教育的目的在何
目前大學教育的現狀是和我國國情密切相關的——即人口過多。
人口過多給我國發展帶來嚴重的阻礙,就教育方面來說,我國至少有半數人口無法普及高等教育,這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因此,為了普及高等教育,現在大學普遍實行擴招政策,這一方面提高了我國的人口素質,但另一方面,大量畢業后的學生的出路又成了新的問題,就業市場形成供大于求的形勢,導致了大學生就業難得問題。
另外,由于大量學生是因為學校降低錄取標準得以進入大學,生源質量難以保證,再加上教育體制還處于應試教育階段,便出現了大量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的的學生,這又導致了用人單位找人難的問題。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在于解決我國嚴重的人口問題,這也是一個事關國計民生的長遠的問題,國家正在努力研究解決。
而大學教育也在推行素質教育,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大學教育的目的除了教授更深入的專業知識外,同時也應作為學生由學校逐步走入社會的橋梁,培養學生其他各方面的能力。至于是研究型的學生還是實用性的學生,這應當取決于學生自己的取向。
4.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要求,即解決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擴展資料:
教育目的不同于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規格。教育目的是對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培養標準的總體要求,而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是某一層次、類別教育或某一專業的具體要求。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的制訂不應違背教育目的,但又不等于教育目的。
同時,教育目的也影響、制約著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傊?,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是一般與特殊、普遍與個別、總與分的關系,依次為: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教育目的
5.簡述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內容
我國現階段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民族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p>
拓展資料:
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
(1)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
(2)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與體力兩方面的和諧發展;
(3)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百家教育網 » 大學教育的目的應包括哪些